圖片引用自網路

以新鮮人的角度看CRM

CRM 會員資產管理 Sep 1, 2025
快速導覽

前言

在數位轉型與消費者行為快速變化的時代,CRM 不僅是技術工具,更是企業強化客戶關係與提升長期價值的核心策略。隨著第三方 Cookie 消失與 AI 浪潮興起,會員制度與數據生態圈的建構已成為品牌維持競爭力的關鍵。

什麼是CRM

CRM(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) 客戶關係管理,是一種結合商業策略與資訊科技的系統,透過累積與分析客戶資料,幫助企業理解、管理並維護客戶關係,以提升滿意度、忠誠度、留存率與銷售收益。

簡單來說,就是以客戶為中心,透過經營現有客戶與開發潛在客戶,建立並運用關係資料庫。

會員制度

在談會員制度之前,我認為應先定義什麼是「好的消費者」。

從行銷與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,「好的消費者」不僅僅是願意花錢的人,更是能為企業帶來長期價值、並維持健康互動關係的對象。換言之,他們應被視為長期合作夥伴,而非一次性的交易對象。

對企業而言,會員制度的價值在於能掌握消費者的行為軌跡,並創造穩定而持續的收益。特別是在第三方 Cookie 逐漸消失的環境下,企業從 Google 或社群平台獲取的使用者資料將大幅減少,因此建構屬於自己的生態圈顯得更加迫切。會員制度也因此成為一項關鍵策略,不僅能穩固既有顧客,還能帶領他們進入新市場,並推動新業務的開發。

而為什麼要做CRM?

企業之所以要導入 CRM,是因為它能幫助維持客戶對品牌的印象與認同,進一步鞏固長期關係。同時,CRM 能有效改善客戶體驗,讓服務更貼近需求,並在內部運作上提升流程效率,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。最終,這些優勢不僅能增強客戶忠誠度,也能帶動銷售成長與營收提升,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助力。

顧客價值路徑

客戶價值路徑(Customer Value Topo)可分為兩個主要階段。

  • 第一階段: 設計顧客價值路徑

透過追蹤各節點,監視會員的移動與分布,並依據不同節點進行精準行銷。這些節點包含「初次見面」、「首購」、「二購」、「跨渠道」、「貴賓」以及「尊榮」,用以反映會員在品牌互動過程中的不同發展階段。

  • 第二階段: 節點狀態的定義與標籤化

藉由彙整會員的個性化數據並進行標註,進一步建立清晰的節點分類。同時,透過監測節點概況,例如各節點會員在年度內的消費比例(活性),並與去年數據比較,能有效掌握會員行為變化,作為優化行銷與會員經營策略的重要依據。

會員資產的關鍵

企業透過會員制度更深入地認識消費者,並引導他們進入平台使用,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行為驅動三要素

  1. 方向感: 透過以消費者資產增值為目標的價值路徑設計,建立組織對目標「正確且一致」的共識
  2. 動力感: 藉由創造並維持會員價值的持續成長,形成消費者主動參與與增值的能量體系
  3. 控制感: 即對方向感與動力感的綜合掌握,藉由數據管理,達成對會員資產的有效控制

然而,在實務操作中,方向感可能會因策略分散而失焦;動力感也可能因會員制度設計不完善而失速;控制感則可能因缺乏數據支持而失靈。因此,培養問題意識成為企業能否切入會員經營的關鍵。透過「後設消費者」的視角,並結合超個性化策略與第一方、第三方數據的整合,建立完整且具韌性的商業生態圈。

我的看法

在初步認識完CRM後,我認知到其實真正的行銷,並不是一味地推薦產品,或是不斷放大優勢,反而是更貼近客戶本身的需求,強化品牌形象,建立一個具有信任價值的生態圈。

在現實生活中,蝦皮的會員經營就特別讓我有感。透過即時與賣家的通訊服務,加上每月多元的優惠與保障,讓我體會到 CRM 不只是折扣,而是透過互動建立品牌和顧客之間的信任,讓服務更貼近使用者。再以誠品為例,他們常針對長期關注特定領域的會員,舉辦相關書展或活動邀請,讓人覺得自己被理解與重視。這些經驗讓我意識到,CRM 的價值並不僅是促進消費,而是讓顧客逐漸融入品牌所營造的生活圈,形成長期互動的關係。

隨著 AI 的快速發展,CRM 系統能更精準地分析顧客數據,並在適合的時間給予個人化的推薦。身為一個消費者,我確實感受到這樣的便利,像是平台常常能在我有需求之前,就推送符合興趣的商品或活動,讓我覺得品牌真的懂我。但同時,我也會發現不同品牌的優惠與訊息愈來愈相似,如果缺少真正差異化的體驗,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被淹沒在一堆行銷訊息裡。這讓我意識到,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,光靠精準投放已經不夠,品牌還需要思考如何透過會員制度設計,打造出能讓顧客留下深刻印象的體驗,才有機會在激烈競爭中讓會員制度真正脫穎而出。


Tags

Riley Kao

我是一個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的萊莉